Skip to content

居家

居士住在家裡,雖然不能天天依照佛事來行持,將過去的業障消除,但也不應該再造作新的惡業。佛門中有兩句話:「隨緣消舊業,更莫造新殃。」,譬如過去愛喝酒吃葷的,現在學佛了,有時候人家抓了活魚送我們,我們將活魚拿去放生,這是在放生之中消舊業;如果人家抓新鮮的活魚來,我們殺了,這是造作新的業,當然將來要受到災殃。

有人年紀輕輕的,卻兩眼模糊。我不知道他做過什麼,信口跟他說:「你可能很愛吃魚的眼睛或雞眼珠子。」他問我怎麼知道的?他的眼睛不明亮,很可能是造了這種業因,可見果報非常可怕。有些人愛吃雞翅膀,他們兩手酸痛得幾乎要斷掉的感覺。有人愛吃雞腿,兩腳常常酸痛。其實不是我有什麼神通,只是依照大家敘述的經歷來看,每個人的造作總逃不了後來痛苦的果報,從這種果報中不難猜測其痛苦的起因。

有些人過去嘴巴很壞,經常批評人家、罵人家,現在對人說話溫和,甚至看到兩個人口角,能盡心盡力勸和,這就在口業方面隨緣消舊業。

又如我們過去有較多的貪念,不是自己的東西也想要;現在能勸別人不偷盜,自己也不再偷盜|在身業方面消舊業。在家居士在日常生活中、生意上、職業上需要與人溝通、互動、運作,但應儘量不造惡業。若到現在還不肯停止造業,果報現前時非常可怕。

不但這樣,常常默念:「菩薩居家,當願眾生,知家性空,免其逼迫。」行菩薩道的人雖在俗家,希望一切眾生都知道家的本性皆空。譬如;假使我們不與某人相識,怎麼會結為夫妻?這個家本來沒有,由於因緣和合而成為夫妻,有了夫妻才有兒女,所以「家」本性是空的,是因緣成就的。

有人為了讓妻子兒女吃得好、穿得好,而去做不法的勾當。比如利用職權貪污,其實他們只要好好做事做人,就可以步步升遷,由於貪污受賄,不但丟了官,還免不了纏上官司吃牢飯。我們常看到一些貪污受賄賂的人,案發被司法單位抓去審問時,當電視攝影鏡頭對準他們時,不是拿衣服遮住臉,就是拿報紙蓋住頭,其實新聞媒體早已連名帶姓的報導了,只差沒有臉部的特寫而已。結果不但父母感到羞愧,他們的兒女上學時也被指指點點,見到親戚朋友也抬不起頭來。

有人藉口為了賺更多錢養家,讓父母親或子女有富裕的物質享受,甚至住華廈美屋、買進口車,因此做生意買假發票逃稅,等事情被揭露,反而被罰了幾千萬元。如果做生意逃漏稅,賺錢不由正道,反而連累家人受辱遭殃。我們不造業,就不會有那些煩惱。

丈夫學佛了,與太太閒談,應該多說些因果佛法,讓她知道;太太先學佛,對丈夫也應該這樣。

常將佛法的微妙殊勝說給家人聽,甚至常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美好的境界,相處的都是諸上善人,而且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。三時繫念第一時的開示,說到為什麼那個世界叫做極樂?「只因眾苦不能侵」,與阿彌陀經說的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相同。

家庭裡面總有生老病死的痛苦。生時極為高興,死時極為悲哀,其實出生那一天就註定會有死亡,哪裡值得歡喜?老病的痛苦,不說什麼大病,只要是小病住院,我們就要擔心焦急、奔波勞累,家中如有老人臥病床上幾年,病情沒有起色,也會讓我們非常苦惱。

家庭裡面也有愛別離苦。家扶中心出版的一本書「光明的路」,內容大部份是幼年死了父親或母親的歹命人,受過家扶中心的幫忙,在他們有點成就以後,寫出自己如何超越過去的痛苦,而走向光明的心路歷程。從這裡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婆婆世界的苦。反之,西方極樂世界的每個人,壽命無量,永不退轉,而且會諸上善人聚會一處,沒有愛別離的痛苦,也沒有合不來的人相聚在一起的怨憎會苦,更沒有求不得的苦。就以穿衣服來說,愛穿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,馬上披在身上。不喜歡這件衣服,想換成其他的,立即換上喜愛的型式與色澤。所謂「思衣得衣」,甚至「思食得食」|想吃什麼東西,馬上就現在眼前,要吃多少就現多少,沒有婆婆世界剩飯、剩菜,收藏、爛臭的問題,不想吃了,那些剩下來的東西立即消失。不像娑婆世界的人需要洗衣服、洗碗、洗澡,弄得兩手油膩膩或粗糙不堪。甚至我們在婆婆世界遇到水災,房子淹水以後的打掃、清理非常煩人。樹葉或風沙吹落滿地,總是清掃不乾淨。西方極樂世界金沙布地,一切都以七寶成就,樹葉與花都響著音樂,不會掉落滿地。如果一家人都了解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的目標就是向那裡求生,今生業果報結束以後,來生就不必再受婆婆世界的種種痛苦。

我深覺安慰;現在有些年輕夫婦,在建立家庭生了孩子之後,並不是家境不好,或者孩子沒能力受教育,夫妻常常向人說;「這個孩子長大以後,希望他能出家。其他幾個孩子如果願意,我們也不阻擋。」這與我年輕的時代不同,家裡的人都學佛了,也常參加法會,甚至常親近出家人,一旦聽說兒子或女兒要出家,他們會極力反對說;「枉費我辛苦栽培長大了,竟然要出家!」現代夫妻中很多有成就自己孩子出家修行的想法,我常接觸的弟子中,有些夫妻都是大學畢業,了解佛法以後,說;「唉!我們不能早日學佛,所以成了家,有個枷,希望今後多教孩子佛法,引發他們將來出家的念頭。」有開計程車打拼的人家,夫妻都學佛了,他們不讓孩子吃葷食,我知道的就有兩家,全家人都吃素,也希望兒子將來出家。

在家居士應該常常在心裡想;「妻子集會,當願眾生,怨親平等,永離貪瞋。」夫妻子女能相聚,希望法界一切眾生怨親平等。乖的孩子,我們當然很疼愛,不乖也是親生的,我們也要疼愛。對父母親來說,手指頭雖然不一樣長,咬傷了任何一根指頭都會痛入心髓。既然是自己的孩子,乖或不乖我們都用平等心疼愛,對所有一切眾生也應該有怨親平等的心,將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,將別人的父母看成自己的父母。父母再怎麼壞,畢竟是自己的父母親,要尊敬他們,奉養他們;我們的孩子再怎麼差還是我們的孩子,需要養育教導。別人的孩子或父母表現不好,我們批評、怨恨他們,這是不對的。修學佛法的人應該是:他好,我們對他好;他不好,我們還是用慈悲心加以哀憨。

以前煮公老和尚的心目中,沒有任何一個壞人,當年大家的經濟情況,能供養三寶的很少數。他節儉得連個水果都捨不得買來吃,可是錢被偷了,或硬向他求情而騙財的,他還說;「小偷也是好人呢!只是他家沒錢,不得已才來偷錢。那個騙我的人其實是好人,就是他家沒錢才要騙我。」他被騙了錢,或被偷了東西,從來不生氣。假使我們都用這種心念來對待一切眾生,對人很好,就能永遠離開貪念、瞋恙與愚痴。

夫妻能同時學佛是最好的,如果只有一方比較深信,應該先守五戒。

有些太太學佛,想吃素食,但丈夫不肯,她應該委婉地說;「我看許多人吃董食,身體並不很好,而且將來要擔負殺業的果報。」然後從煮菜方面著手,原先每天五道葷食,而改變成三道,慢慢減少那三道葦菜當中肉與魚的分量,加上每逢初一、十五吃素,後來一個月吃十天,過一段時間再提議;「十天能夠吃素食,整個月都吃應該也不難。」於是全部改吃素食了。

對於偷盜、邪淫、妄語等戒律,也能逐漸說給丈夫或妻子乃至兒女聽。以往人們到佛寺,大部份是拜佛,或消災、超度,很少人學佛;現在能如實依照佛法做事的人越來越多。所以夫妻互相教化勉勵,家中的兒女最容易受到薰陶。許多寺院開始利用寒暑假舉辦育樂營,以前很多父母親害怕孩子到寺裡參加活動後,他們會要求吃素食,現在的父母親就不怕了,他們知道帶孩子到寺裡接受教化,回家後會變得很乖,很容易接受教導,所以他們爭取各種機會將孩子送到寺院參加育樂營。

現在也有很多佛教界的人發心,寫一些淺近的佛書,甚至改編成漫畫,孩子很容易了解,大家到寺院,請得到這類書籍的話,就請一些回去給孩子觀看。

多放一些有益的書在家裡,讓太太、丈夫或兒女空閒時看看,幫助他們漸漸了解佛法。孩子還不懂事,我們不要說;「現在只要將學校的功課讀好就行了。」孩子只懂得學校的功課,對做人處事的道理與德行完全不懂,可能書讀成功了,做人卻很失敗。我們應該利用各種機會,

解說做人處事的道理,或許書裡面寫的是不可以殺生,要孝順父母親、尊敬師長,自己的行為不可以脫離做人的軌道。多用幾分鐘時間解釋給孩子聽,讓他們了解這些道理,而且從小教導的效果最好,小時候學習的東西,長大了還能記得清清楚楚。像我有時候說法引用的話,並不是三、四十歲時才學的,大多是小時候聽老人家說的。過去的老人家雖然不識字,這些教導為人處事的道理卻一句一句的流傳下來。現在的孩子光為準備參加聯考都怕來不及了,不過若不學習如何待人處事,即使讀書第一名,看到人不會打招呼,長輩、父母親在場不會站起來讓座,也不懂得恭敬,吃東西不讓長者或兄姊先吃,或留些給弟妹,做人就完全失敗了。做人成功對社會才有利益,也不會將來長大到社會上與人精處時,因為自己的為人處事不當,而到處碰壁,受人排斥。只是讀書成功,對社會未必有大的貢獻,所以,只要有機會能讓孩子了解佛法,就要好好把握。

家裡雖然比較窄,最好還是能夠設置一個拜佛、供佛的場所,在那裡讀經,比較莊嚴清淨。很多家長規定孩子早上出門前,先拜佛四十八拜,或二十四拜,至少出門前拜三拜;下午回家了,也規定他們拜佛。有人提到這方面的經驗;他的孩子當初不聽話又很調皮,心浮氣躁,後來規定他每天拜佛,剛開始拜佛的態度不莊嚴,可是後來脾氣越來越柔順,這正是所謂的「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」。很多父母怕耽擱孩子做功課的時間,認為自己去拜佛就好,不肯帶孩子到寺院去,或許孩子用那段

時間遊玩。如果每個月抽一、兩天不是大法會的期間,帶孩子接近寺院,出家人總會教他們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,加上在家裡早晚都指導孩子拜佛,所佔的時間並不太多,對孩子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有的孩子一回到家就窩在書桌前,只是念書,對身體不好,讓他們拜拜佛,運動運動,血液循環好,拜佛的姿態又很莊嚴,他們的氣質就與一般的孩子不相同。

如果我們有座佛堂,早晚拜佛做定課,自己的孩子,甚至左鄰右舍的人看見了,也會多少薰習一些學佛的種子。以前富有的人家有大宅院,都有大廳供奉佛像。現在寺院裡都會有許多佛像與大家結緣,經濟較差的人請一張佛像回家,買個框框起來,前面擺上香爐,就可以拜佛了。

每次上佛堂時要默念;「到佛堂來,當願眾生,昇正法樓,徹見一切。」

寺院如果需要僱請工人,最好先跟他們說明,到這地方工作不要吃檳榔、抽香煙、飲酒,應該好好念佛、戒殺、戒酒,甚至不可以唱流行歌或黃色歌曲。有時我聽到來工作的師傅收聽電臺播放的流行歌曲,我說;「你們怎麼不念佛?這些歌曲不太好聽!」如果他們講粗魯的話,我會對他們說;「師傅,這不是好聽的話,我們不要講。」先做這樣的聲明,或許師傅們在別處工作有不好的習氣,到這裡來就改變了,寺院則能保持清淨莊嚴。

在家居士自身應該時常威儀端正,保持整潔,不可以生氣、罵人,即使需要規勸別人,也應該找適當的時間;不可以飲酒,說些失禮的話;

不要有不好的行為,不兒戲,不琴棋、賭博等。學佛的人如果一天到晚都出入於不正當的場所,飲酒賭博,這種行為有損佛教徒的形象。

家裡有喜慶,可以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銷,把錢財布施給貧困的人。現在常常有人將喜慶或喪葬的費用節省下來布施,這是很好的作法。布施時默念偈說;「若有布施,當願眾生,一切能捨,心無愛著。」如果有些微布施,也希望所有的眾生,一切都能施捨,心無愛著。

喜慶宴客時,甚至可以請人或自已演說淺近的佛法及因果等事情,以饗賓客,讓大家口子受豐盛筵席的同時,也能飽嚐甘露法味,獲得更大的益處。

在家居士因為有家庭,子女長大以後難免有嫁娶。聽說普通家庭只要連續嫁幾個女兒,家裡的經濟就成問題了,因為嫁女兒要給很多嫁粧。幾十年前女兒的嫁粧有一部腳踏車就很不錯了,後來是洗衣機、機車,現在除了家庭日用電器以外,還有人送轎車,甚至送房子。其實嫁女兒不必送很多嫁粧,把辦嫁粧的錢給她,以這些錢每年生些利息,讓女兒運用,甚至拿出一部分做慈善事業,或者印送一些很好的書籍結緣。嫁粧很多,其實只是好看頭而已,不見得都實用,把錢運用在好的方面,比送嫁粧更有意義。

娶媳婦也不要索取嫁粧。過去有個很不好的習俗;媳婦娶進門,婆婆會因媳婦嫁粧的多少而影響了未來待她的態度,媳婦的嫁粧多,乃至有很多黃金首飾,對媳婦就很好;嫁粧少,沒首飾沒黃金,就怨恨媳婦。

佛教徒都知道,娶個賢德的媳婦,會持家,勝過一大堆嫁粧,所以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寧願媳婦賢慧,孝順父母,與小叔小姑和好,要比陪嫁一大堆嫁粧好上幾百倍,這才是正確的觀念。甚至有人說;「你們只要讓女兒過來就好了,要吃要用我這裡都有。」娶進一個賢慧的媳婦會勤儉持家,量入為出慢慢積蓄,家境會越來越好;不會持家的媳婦,有再多的嫁粧,還是不夠她花用。所以娶媳婦要求嫁粧的心態非常要不得。

喜期將近,要讓親戚朋友知道喜訊,宴請親戚朋友及左鄰右舍應該用素食。

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上就說,娶了媳婦,都希望夫妻倆能夠白頭偕老,不被拆散。可是宴客時殺害眾生,豈不是拆散許多夫妻、父子,乃至整個家庭的成員?種下了殺人丈夫、妻子、兒女的因,卻想要求自己的家庭快樂幸福美滿,豈能如願?種惡因絕不能得到善果。我們家人快樂時,也要讓所有一切眾生不要因為我們的快樂而喪命而悲哀。

除了用素食宴客之外,如果錢還很寬鬆,可以用來布施。貧賤夫妻百事哀,將錢布施給貧窮的夫妻,使他們的家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顧,這樣對新婚夫妻更有意義。或者也可以送些好書給人。電視演員文帥,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,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頭工作,但是他堅持吃素食,同事結婚時,還是依樣送禮,只是不赴宴,除了送禮金,他還送一本佛法的書給新婚夫婦。自己的兒女結婚可以送書給親友,親友的兒女結婚,我們隨同禮金附送一本好書,也很有意義。

為什麼要吃素,而不吃眾生的血肉p我們都希望長壽,卻殺害眾生,使眾生痛苦,又使眾生短命,也使眾生眷屬分離,依佛法來說,果報自然會墮在地獄中受長期酷刑,然後墮為畜生,互相吃血肉,輾轉償還命債,然後墮落餓鬼道受報,受完上面這些惡報以後,再出生為人時一定多病、多災、短命,甚至在母胎時就被傷害而流產,或受意外災害死亡。

殺生的果報在許多佛教雜誌上都記載著。最近我接觸一位患病的年輕人,父母親當年經營餐館,殺害很多眾生,還經營一家海產店。他的病嚴重到走幾步路的力氣都沒了,醫院竟然檢查不出病因。他接觸佛法後,為父母親所造作的惡業求懺悔,自己也認真持往生咒回向給父母經營餐館及海產店所殺害、所販賣的眾生。後來他遇到一個知道殺生果報的人,讓他明白身體上所有的病痛都是由於父親煮眾生、剌眾生的緣故,而他受用父親造殺業賺來的錢長大,所以也報應在他身上。當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,只能力勸母親好好學佛。他改吃素食後,身體才漸漸康復。

在他身體不好時,曾經找過一位教氣功的人,希望氣功能使他的身體痊癒。當他改吃素食以後,也勸告母親一起拜佛吃素食,於是身體漸漸痊癒。教他氣功的朋友身體上一直有某部分毛病,所以他也勸這位朋友應該學佛、吃素。朋友的家庭因為信仰不同而極力反對,但這位朋友知道過去曾經殺害很多眾生,身體的毛病都是殺生的果報,所以自己排除萬難吃素食。

有一天兩人在一起談到殺生的問題時,他忽然打個寒顫,眼睛謎謎的,嘴漸漸尖起來,喉嚨似乎被掐,不停的哈哈作聲。教氣功的朋友以為他在運氣練氣功,但是越看越不對勁,「為什麼他越坐越逼近?聲音也越來越可怕?全身散發出腥擅的氣味?」觸摸他的兩手,很冰涼,不禁全身起了雞皮疙瘩想起自己小時候很有膽量,曾到山區和居家附近打死很多蛇,所以當朋友漸漸靠過來時,全身都是蛇味而且冰冷,使他突然醒悟本身的病痛可能由打蛇所引起的,而蛇的瞋恨心很重,想必會來報復。教氣功的朋友問;「你是不是被我打死的蛇?」他雖然不能說話,可是嘴哈得更大聲,忽然間吐出很多口水,就像蛇吐口沫一樣,看到這情景,教氣功的人非常懊悔,他說由於當時年輕不懂事,希望蛇能夠原諒。

事情的經過是這位年輕朋友親自說給我聽的,真是不可思議。我們造業後,被殺害的眾生懷恨在心,隨時等候機會報復,使我們這裡痛那裡痛,可惜多數人不能覺悟這道理。因此除了自己不要吃眾生肉,即使婚喪喜慶的場合宴客,更不應該使用葷的食物。

有些土財主,一到餐廳就點最貴的菜而且要很多道菜式,可是吃不了多少,其餘的都倒掉。雖然我們有錢,也應該節儉使用,凡有剩餘,應該多用在慈善公益的事務。

我接觸的信眾,有些是企業家,一般人可能認為他們用度一定很奢華,赴宴時可能穿著晚禮服。其實很多成功的企業家,平時穿著很簡樸,吃的東西也很節儉,太太親自下廚房煮三餐,不請佣人,親自清理環境,整理花園,一切自己來。不但凡事自己做,出門也只搭公車,不讓家裡的車子接送,她認為搭公車只需要幾元就到達目的地,假使坐家裡的車子,就要僱用一位司機跟著,寧可將司機的薪水省下來,多做一些慈善事業。這種行儀,使我非常感動。

有錢除了做慈善事業,也能用來宣揚佛法。有位女士告訴我,不管人家邀她一起出國,或在台灣島內旅遊,她都不去。我問地子女都長大了,怎麼不出去玩玩?她說;「如果花幾萬元去玩一趟,不如拿來宣揚佛法。以前我的生活很枯燥乏味,有錢也不知道怎麼用,甚至想法、行為也都不正確。自從聽聞佛法以後,有了明確的生活目標,我受到佛法的影響這麼大,希望別人也能蒙受佛法的利益。所以我願意將錢拿來弘揚佛法,不出去玩。」她的話也使我深受感動。有些人很認真修持,可是有了錢就隨意花用,認為那不是偷來搶來的,自己可以好好享受不要緊。像這位居士拿錢來弘揚佛法,看到別人聽聞佛法後,生活心境有了好的改變,就很高興,感覺比自己去遊玩要有意義得多。出去玩,只是看看而已,不可能存留影像在眼裡,但是家家戶戶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則隨時都可以看得到。她的觀念非常正確。

除了弘揚佛法,還可以用錢去莊嚴道場。有些寺院正在建設,需要經費,我們多買幾包水泥供他們建築,或多買幾支鋼筋,將道場莊嚴,讓信眾有寬廣的場所拜佛聞法。

如果我們真的很有錢,就像大企業家,可以把財產用來做慈善救濟,或建圖書館以提昇文化,供給貧窮沒唸書環境的人能到那裡唸書;或者整理公園,讓大家有更好的休憩場所.,或捐獻學校教育經費,或設立一個基金會,每當水災、火災,或者饑荒、震災,用基金買些食品救濟災難中沒東西吃的人,乃至對孤兒或老人,也能用這個基金照顧他們。有人將幾千萬放在銀行孳生利息,用來當獎學金,因此每年都有錢可運用,還拿這些錢來修橋鋪路,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都可以運用這筆錢。

不過執行救濟一定要有智慧,絕不能因為救濟而使對方不肯努力工作。有一種人,不救濟他或許還勤勉做事,你救濟一筆金錢,他反而懶惰,整天等著領救濟金過活。過去有個人將資產捐在祖祠裡,族人每年都能領到不少的稻穀。後來那宗族裡每個人都等著年終領米過活,不肯做事,而且非常驕慢。經過一段時日,他們沒辦法正常謀生,結果偷竊、搶劫,為非作歹,終於落入無可挽救的地步。本來是個好的立意,反倒引起不良的後果,這是布施時未先設想清楚,最後造成反效果的例子。布施時一定要先確定接受布施的人不會因此造惡業才好,否則不如將錢用來弘揚佛法,教化每個人具有正知正見,身口意三業清淨,自然能夠遠離種種煩惱,解脫自在。

除了布施之前要注意以外,學佛的人家中不能藏著能殺害眾生的刀或槍。

現在社會風氣不好,殘暴的人很多,尤其有人非法買了刀槍,想用這些器具做壞事。學佛的人不願意造這種業,絕對不要放這類東西在家,也不幫朋友存放,以免治安機構檢查時,冤枉的受到法律制裁。不只殺人的刀槍銃砲不應該有,連釣魚的魚鉤.或魚網,只要能夠殺害眾生,損傷我們慈悲心的器具.家裡都不應該存放。嘉義有位陳先生,以前很愛釣角:-就我所知,釣魚只是一支釣竿綁上一條線而已,但是陳先生說他買那些釣竿花費了幾萬元,有釣大魚,釣小魚,有溪釣、海釣,哪種魚竿配哪種線,真是琳琅滿目。想不到殺害水族的用具,竟然需要花這麼多錢,後來他了解了因果,毅然決然地親手將釣竿折斷,女兒出嫁時也用素食宴客,這都由於他有深切的感受才會做這種轉變。

親戚朋友間送禮,應該先說明不收受葷食禮品,像肉乾、香腸、烏魚子、酒等等,事先聲明已經吃素了,這類食品全部不吃:送人禮品可以選擇不是葷的來送,像好書、茶葉、日常用品等,我們依照這個原則送禮,親友送禮來也只收受這類禮品。

學佛的人要有正確的觀念,自己不喝酒、不抽煙,出國時也不代人買。有一次有人問出國的師父說:「師父!您不喝酒、不抽煙,您買煙和酒嗎?」「「不買!」那可不可以請您幫我買些煙酒帶出關?」我們不要認為這只是舉手之勞就答應幫忙,那些那不是好東西,絕對不要幫一攜帶或購買。出國前,有人想託我們帶一些東西給國外的親友時,應該先問清楚帶的是什麼,假使是肉乾等葷食,就不要幫忙拿;素食物品,或是一些有益的書籍,也不超過負荷,我們可以答應。至於不該拿的東西,無論如何都不能幫忙。這是學佛的人應該注意的事項。

Tags: